为什么中国网民比 IP 地址多那么多?普通家庭宽带上网有固定 IP 地址吗?
课上老师给我们留了个问题,“2014年中国网民数量达6.32亿人,然而中国IP地址数量却只有1.4亿个,这是为什么呐?还有上网时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一个IP地址,那么假如上网时的IP地址不够使时怎么办?会不会不够使?”
哪位童鞋知道呢?第一次发,希望不吝指点
1楼(匿名用户)
6.32亿人不可能同时上网。
SO ,1.4亿是一个池子,有人上网的时候就从里面选一个外网IP给你(是的,普通家庭用户没有固定IP,但是有外网IP)
还有一种方法是NAT转换。类似一个小区用户通过一个出口访问网络。
2楼(未知网友)
中国ip地址少是历史原因,基本无解。
对于地址利用方面,简单点说,有2个办法
1、dhcp,pppoe的ip pool,你也可以理解成dhcp。就是只有上网的人,才能获取到可用的地址。不上网的人,不预留可用地址。这就是现在运营商通常的做法。
2、nat,地址转换,为普通用户分配私网地址,内网的互访通过私网地址来实现,访问公网的需求,通过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+端口来实现。这是目前企业和家庭客户通常的做法。
3楼(站大爷用户)
做通信的来说一个,至于为什么中国人多,iP地址少的原因,因为刚出来互联网的时候,或者说IP/TCP刚刚出来的时候,A类 B类地址都被美国欧洲抢光了. 别的不说,你去看看IBM 哈佛等美帝的学校和企业,手里多少ip地址. 等第三世界国家想起来的时候,就没了
4楼(未知网友)
是这样的哈,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之后,我猜题主是大学生,可能题主老师讲的课跟网络有关,老师其实下一次可能想讲子网掩码,留下这个问题可能是想让同学们预习一下相关内容。
当然如果不是这样,那估计就是老师想让同学们扩展一下知识面吧。
子网掩码就是为了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情况而产生的,除此之外,现有俩答案也是正确的,这些都是能够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方法,当然彻底解决还是得IPv6
5楼(未知网友)
不请自来,作为学业不精的CS专业学生来试着抛砖引玉,还请各位指教。
解决IPv4的IP地址不足的手段大概有
1.短期方案:NAT和CIDR
2.长期方案:IPv6
(以上两点来自我们本学期某门课的PPT)
IPv6用128bit表示地址,于是理论上最多可以有2^128个地址,据说可以“给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”,但是在IPv6仍然没有大范围普及,而IPv4地址已经“分配完毕”的今天,上面说的“短期方案”得到了应用。个人猜测NAT为缓解地址紧缺做出了很大贡献,它可以用于将少量公有IP地址转换为较多的私有地址。比如据说我们西电整个学校的公网IP也不过个位数,而上万教师学生的设备远远超出这个数量,给个人设备分配的肯定只能是私有IP,于是猜测应该是应用了NAT。(手机打字,不便粘贴资料,还请见谅)
6楼(未知网友)
因为中国网民大多数用的是手机,手机上网一般都是很多人共享一个IP
没人规定上网时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独占一个公网ip地址
7楼(站大爷用户)
两个原因。
其一是因为很多人用的是内网 IP,比如你连接家里无线路由器开出来的 WiFi 热点、手机上网、连接校园网都是拿不到外网 IP 的,另外据说某些地方的家庭宽带也会给你分配一个内网地址。
另外一个原因是家庭宽带是没有固定 IP 的,每次你拨号上网的时候都会临时分配给你一个外网 IP,比如有 500 个 IP 地址,虽然有 1000 个家庭办理了宽带,但是只要同时上网的不超过 500 个就行。
8楼(未知网友)
NAT444
1.手机3G,4G上网三大运营商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全部换用内网IP(10开头) NAT ,一个省可能只有固定的几百个 公网出口的IP
2.家庭宽带也是这样处理。有些地区的运营商家庭也不给公网IPv4地址 像是电信的100.64开头的IP和联通有一些是10 或者172开头的私有地址。这样的后果就是用户无法架设服务器直接被外部访问,或者是端口映射开服。
实际一个出口IP会被多个家庭使用,复用率取决于地区
3.部分地区能打电话要到IP, 公网IPv4地址可以卖给IDC,云服务,以后IPv4地址会越来越贵